祖帖云间翰墨飘香,群贤毕至蓬荜生辉。“祖帖故里 云间墨韵——上海松江书法晋京展”10月26日在国家级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5日。这次展览是松江书法首次以“云间书派”的集体面貌在京亮相,涵盖了陆机、董其昌、陈继儒、程十发等松江历史文化名人以及现当代上海松江书家的优秀作品。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全国政协原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全国政协原常委、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区委书记程向民,区政协主席邵林初,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区委副书记刘其龙等出席。
苏士澍在宣布活动开幕时回顾了中国书法发展历史。他表示,被誉为故宫国宝级文物的西晋书家陆机的《平复帖》是现存最早的名家法帖。“祖帖故里 云间墨韵——上海松江书法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具有特别意义。
程向民代表松江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向给予这次展览指导、帮助、关心的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书协、中国美术馆和上海市文联、市书协、何创时书法艺术文教基金会、陆维钊书画院及有关媒体表示感谢,对莅临开幕式的嘉宾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年来,松江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确立了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的发展目标,在打造G60科创走廊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引擎的同时,担当新的文化使命,树立“上海之根”文化标杆。松江区深入贯彻上海市委、市政府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决策部署,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发布了《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视之都的人文松江建设目标。
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发祥地,自古经济发达、文化兴盛、人才荟萃,享有“上海之根”的美誉,也是环太湖江南文化的重镇。程向民介绍说,作为中华书法“祖帖故里”和“书画之邦”,松江书法自“天下第一帖”——晋代陆机《平复帖》开始,到宋元米芾、苏东坡、赵孟頫、杨维桢,明清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再到民国以来陆维钊、白蕉、程十发等,直至当下海上书坛的松江现象,历经1700余年,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在奠定江南书法文化传统根基的同时,也启发并推动了近代以来海派书法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程向民还向全国来宾介绍了G60科创走廊。他表示,G60科创走廊建设以来,科创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G60科创走廊将九城市串联起来,九座城市联动发展、协同创造,这份底气源于文化自信。松江区在文化自信和人文建设方面进行了整体规划,要拓展海派文化的影响力,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程向民强调,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是承载一座城市内涵特质的基因标识和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目前,松江区正以“中国书法城”为基础,以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和程十发艺术馆为研究展示基地,加快推进云间艺术会堂、二陆读书台等一批人文活动设施建设,并不断推陈出新、普及提高,涵养市民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推出中华书法“祖帖故里”和“书画之邦”传统艺术传承品牌,充分彰显了松江书法推动“上海之根”枝繁叶茂、上海文化繁荣兴盛的蓬勃活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安远远在致辞中感谢松江区带来了一场朝气蓬勃展示历史传承发展的展览,让全国观众可以通过展览看到松江独有的文化状态和区域特征,以及人文建设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她表示,松江是一座极富文化传承的城市,悠久的历史遗存令人感动。松江区在人文建设方面取得的历史成就令人惊叹。近年来,新松江的文化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城区和乡村建设都蓬勃有生机,特别令人震撼。
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勇,副区长龙婉丽,《中国书法》杂志、《中国书法报》主编朱培尔,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徐正濂、宣家鑫、晁玉奎,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