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新桥镇的新上海人王先生对教育投资颇感兴趣,他的妻子是一名美食爱好者,两人都一心想要将各自的兴趣爱好变成事业。然而,当他们怀揣梦想准备开启创业之路时,却发现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原来自己有的只是一股子创业热情。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创业指导员了解情况后,帮助王先生收集到了新桥镇的人口结构、幼儿人数等背景资料,还告知王先生,该镇新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公司注册服务。就这样,王先生和妻子几乎同步启动了两个创业项目:孚思特教育和晋楚阁-新派鄂菜,并分别在新闵公司完成了注册。
孵化创业梦想,培养工匠能手,帮扶困难群体。近年来,新桥镇通过打好促进就业和培育创业的“组合拳”,不断构建高质量就业体系,促进区域转型发展。该镇已连续六年成功创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今年将争创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打通政策扶持通道
为创业梦注入动力
对于王先生夫妻俩来说,同时运作孚思特教育和晋楚阁-新派鄂菜两个项目,资金压力不小。资金流一旦出现断裂,就会面临前期投入付诸东流的危险。创业指导员在了解王先生的压力后,主动向其介绍创业贷款及贴息等创业政策。经过与区创业指导部门的对接,王先生选择申请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最终获得了30万元的开业贷款。资金问题得到了缓解,公司逐渐走上正轨。夫妻俩还带动了30多人就业,为新桥镇的就业工作贡献了力量。根据王先生录用人员的情况,他后续又享受到了另一项创业政策——创业利息补贴。
在镇内原有一家上海威镇鸣实业有限公司创业见习基地的基础上,新桥镇以组团式座谈+主题式调研的方式,继续挖掘优秀企业申请创业基地,帮助有志青年学习、实践与创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能力,进一步带动就业。同时,保障配套政策扶持到位,为创业梦想注入发展动力。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联合区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等专题业务讲座,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背景下,同步优化企业人事管理。今年5月,区人社局劳动仲裁院庭长带领两名调解员,在新桥镇工业园区管委会内开展了“服务G60科创走廊建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讲座,讲解了劳动保障相关政策,提高了企业人事对各项政策的知晓度,帮助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培育孵化各类创业项目,新桥镇内62家G60科创走廊企业的人事负责人参加了这次培训。
加强技能人才培训
探索建设“工匠小镇”
叉运货品、带货绕桩、完成货品上架和移库……今年9月,“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上海市松江区叉车驾驶技能比武”在位于新桥镇的龙工(上海)工业园顺利举行,来自全区的近40名选手展示了叉车驾驶技术和拿手绝活,根据26项考评指标决出比赛名次。
这项行业技能竞赛是新桥镇充分利用优秀企业资源提升技能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开展“工匠小镇”试点以来,新桥镇围绕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着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提升全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
为破解转型发展专业人才短缺困局,新桥镇还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借助新桥职校的课程优势,建立与企业对口的技能培训机制,为企业输送专技人才。
新桥镇是G60科创走廊重要承载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大方向,为此,新桥职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购置了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教学设备,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示教》《工业机器人基本编程与维护》等多个G60科创走廊培训项目,课程供不应求,学生广受企业欢迎。同时,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对辖区内失业无业人员、求职人员及求职意向等情况进行排摸,将排摸信息及时反馈给新桥职校,由职校根据企业需求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
网格管理组团服务
精准开展就业援助
半年多时间里推岗11次,新桥镇居民小施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被录用。小施20岁出头,迫切想要找到工作,赚钱养活自己、照顾家人,不料一直碰壁。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李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与工作人员一起对小施进行了多次家访。经深入了解,小施患先天性眼皮下垂,性格内向,母亲残疾,祖母年迈,一家人全靠父亲做保安的工资及祖母的养老金维持生计。了解到她的特殊困难后,李丽越发理解小施对工作的渴望,于是鼓励她说:“不要放弃,工作总会有的,你一定能挣钱养活自己。”
走访后,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就着手组织条线人员分析情况,对小施进行更深入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推岗,并为她量身订制了三步走就业计划:首先安排她在新桥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当一个月的志愿者,让她初步接触社会;然后推荐她到新桥镇新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见习三个月,让她慢慢融入社会;见习期后,根据小施的情况推荐至某居住中心的东方信息苑工作,让她终于有了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
新桥镇注重搭建就业援助平台,开展精准对接。目前,全镇共有17名就业援助员,在每个居委会都建立了就业援助工作站,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按照“1+X”模式(1名站长由居委会主任兼任,还有就业援助员、居民小组长等)深入社区走访了解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状况,再进行实名摸底、台账登记,做好基础调摸工作,然后签订《就业起航计划书》,一人一表,确保岗位推荐量体裁衣、因人制宜。“我们还结合本镇实际,开展‘就业援助月’系列活动,重点对本镇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残疾有就业能力人员、家庭贫困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李丽告诉记者,近三年来,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就业援助员共成功帮助616人上岗,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