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法治服务 ——我区相继建成三大法治宣传

2018-10-12 14:53:52 作者:注册松江公司

在小昆山镇翔昆苑小区中央的草地上有两只吉祥物,独角兽形象的叫“昆昆”,代表着小昆山镇,寓意“法”;梅花鹿形象的叫“茸茸”,代表松江区,寓意“德”。“德法互济”,是社会正义与民众幸福之间的一种平衡,构建出一幅道德生活的理想图景。
  “七五”普法以来,我区以“德法互济”为主题,相继建成小昆山“翔昆苑”、洞泾法治文化公园、松江民防科普馆等法治宣传阵地,将法治文化融入公共空间,构建潜移默化的法治文化环境,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法治服务。

  打造法治生活空间

  进入“翔昆苑法治文化社区”,随着醒目的“中国梦”三字进入视线,一幅“德法昆冈”的画卷就此展开。沿小区中轴线从北到南,道路两旁,法治标语、法律格言制成的各种花草标牌点缀在绿化中,远远望去,既美丽又庄重。“德法相济,琢玉成器”,三两居民在“琢玉亭”下聊天,煞是惬意。“官不私亲,法不遗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四块印有“德法”诗词格言的石板环书法广场而立,供居民在闲暇之余陶冶书法情操、感受法治熏陶。景观河边各有法治和德治长廊,分别用“精忠报国”“孝感天地”“孔融让梨”“徙木立信”四个典故阐释了“忠、孝、悌、信、”的涵义,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道德的重要,灌输严格执法、科学立法、全民守法、公正司法的意识。
  翔昆苑小区地处小昆山镇西片,占地17.71万平方米,有常住居民1323户。去年以来,我区以翔昆苑小区为试点,探索建立以法治文化社区为特色,逐步实现了“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相互融合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作为我区法治文化示范社区、“三治融合”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翔昆苑小区将每周四定为法律顾问服务日,每周两次举行法治微电影展播,每月一次邀请华东政法大学援助中心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

  建立法治宣传阵地

  除了法治文化社区,法治文化公园也是普法宣传润物细无声宣传的主阵地。在洞泾镇滨湖路与同乐路口有片“滨湖绿地”,我区建立的第一处法治公园就坐落于此。LED屏上滚动播放着公共法律服务的宣传影片,灯箱上呈现着“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公益广告,法宣展板上述说着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众多刻有法制名言警句的石雕在绿地间点缀,一座“尚法亭”矗立在绿地中央,青瓦翘檐、片板为栏,可供憩息、可避风雨,“法正民心向,官清社稷安”一联刻于木板苍劲有力,庄重而不失优雅。崇尚法律,推崇法治,这些法治元素一同营造出浓厚的法宣氛围,茶余饭后,市民或沿着河边漫步,或靠着座椅小憩,或在宣传栏前驻足,整座公园既显庄严又不失绿地本身应有的休闲气息。

  延伸法治服务触角

  如果说在社区和绿地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是为了让市民在潜移默化间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那么将法治文化与专业的公共服务相结合,便是将法治服务的触角主动向市民延伸。今年5月22日,我区首个“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在松江民防科普馆揭牌。
  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身边的民防工程”展项,该系统可通过搜索松江各小区,查看周边所覆盖民防掩蔽工程的数量、最近工程距离和工程信息等,并通过GPS导航,指导民众战时快速进入最近的民防工程进行掩蔽。“空袭历史”“现代作战兵器”“现代空袭特点”等内容,重点介绍人民防空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应对现代化空袭的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
  松江民防科普馆是集宣传、教育、培训为一体的人民防空和防灾减灾科普馆,可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民防知识,了解掌握相关的防护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应对现代战争和各种灾害的综合防护能力。“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成立以来,民防科普馆通过生动的场馆设计普及民防知识,传播包括《人民防空法》等在内的各类法律法规,截至目前已接待5000余人次。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银行开户、公司变更、公司注销、资质办理,就来财穗通企服

更多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