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慧华是新浜镇有名的回乡创业能人,十多年前,她回乡创办了上海森鲜蔬菜专业合作社,承包了近2000亩耕地,规模化耕种水果、蔬菜、水稻等,并建设广富林公社农业观光旅游基地,集农耕文化体验、农耕文化教育、高科技种植展示、农民游客互动等功能为一体,让游客体验松江农业文化,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农业生产者解决了卖货难的问题。
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扩大了旅游惠及乡村的受益面,带动一批乡村发展、一批农户致富。
发挥地域优势
挖掘乡村特色旅游产品
乡村休闲旅游是我区全域旅游“一核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我区将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谋划乡村振兴、用全域旅游的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用全域旅游的成果反哺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就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泖港镇地处花海腹地,是松江最能体会“沧海桑田”之感的地方。泖港四面环水,流经此地的河道曾长年淤塞,终变作万亩泖田,形成了“泖田问秋”之景,现为松江二十四景之一。泖港镇有茂密的树林、古朴的村落,这里大部分的乡村很多年来一直只发展种植业,守着优美生态环境,乡亲们却不知道怎么才能富起来,年轻人只能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谋生。近年来,泖港镇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这里的乡村变了个样儿。
今年夏天,尽管天气炎热,但来泖港镇腰泾村旅游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腰泾村保存完好的古树老宅、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和原汁原味的民宿文化,让游客流连忘返。在全域旅游政策扶持下,风景秀丽的腰泾村吸引了大量创客涌入,现在村内不仅有可以喝茶锄地、种瓜摘豆、闲话桑麻,体验做一日农夫的花马留生态农场,还有可以感受陶瓷文化、倾听陶瓷讲座、欣赏陶瓷艺术的隐禾泥舍。此外,乡野田园之间的民宿也可为游客提供一个温馨住处。这不仅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的收入也大大增加。
同样位于浦南的新浜镇,近年来也一直在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荷花节、牡丹节等知名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让新浜镇乡村旅游更加出彩。对于缺乏旅游资源的村庄,如何实现村民脱贫致富呢?新浜镇的做法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让农民不离开家乡、土 地,实现脱贫致富。新浜镇的很多村都 通过成立合作社,或者兴办家庭农场,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实现了土地 规模化集约化耕种。有的村种植花卉, 有的村建设生态园搞采摘,产值比种植 传统作物增长几倍甚至十几倍,带动了 村民脱贫致富。
“三农+旅游就是乡村旅游。”在区 旅游局局长金冬云看来,如今浦南地区 已经形成了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和经济作 物种植等特色,特别是经济作物种植在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叶新公路两侧出 现了大量的花卉产业。此外,五厍农业休闲观光园、上海“阡陌云间”农业休闲 观光园成功创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佘山镇横山村、新浜镇南杨村等特 色民宿业试点项目也在启动中;符合徒 步、骑行、自驾等旅游需求的产业要素正 加快开发配置;房车营地、特色民宿等旅 游服务新业态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落地 中,其中占地120亩的“泖港路程自驾车 与房车露营地”已于去年10月开营。
全域旅游为乡村振兴“破题”
去年,在区旅游局的主导下,石湖荡、叶榭、泖港、新浜等四镇的“手”牵在了一起,依托地理地貌,共同打造“浦江首胜,泖田花海”,规划协同发展方案,利用乡村旅游资源,让松江浦南成为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景致优美的“松江旅游IP”。围绕“浦江之首”和“都市田园”主题,松江浦南地区将打造成为“浦江首胜,泖田花海”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目的地资源整合的“松江样本”。
“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既能实现产业兴旺,又能实现生态宜居,想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是一个好方法。”金冬云介绍说。
近年来,我区加强规划修编,有序推进旅游开发建设。完成了《上海市松江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6-2040年)》《上海市松江区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旅游扶贫村、乡村旅游区等一批旅游项目的策划与规划,为全区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科学依据。
2018年初,区旅游局聚焦目的地类、要素类、休闲体验类项目建设,建立了 松 江 全 域 旅 游 项 目 数 据 库(2018-2020年),对松江全域旅游2018年至2020年建设的所有项目进行了梳理。据不完全统计,三类项目近120个,预计各类投资额达250亿元。接下来,我区各地区、各部门将紧紧围绕这些项目,加快建设,突出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重大旅游项目落地,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
不断夯实旅游快速发展的基础,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确保相关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事实上,近年来我区一直全域推进“三农+旅游”发展,积极创新农业发展载体,以产业为核心、文化为灵魂、旅游为主线,推进特色小镇、农业综合体、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等建设,推出了牡丹节、菊花节、荷花节、四季采摘等一批旅游节庆活动,促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全域推进乡村景区化建设,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节”及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标准,推进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建设,配套“吃住行游购娱”等,带动全区乡村旅游发展,拓宽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据统计,我区现共有192个旅游资源,这在604平方公里的松江大地,不可谓不密集,不可谓不丰富。现我区正处在乡村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发展全域旅游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