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成一股绳,共谋九城市 更高质量协同发展 ——探访G60科创走

2018-08-29 17:17:13 作者:注册松江公司

来自嘉兴市科技局的朱涛,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湖州市吴兴区商务局副局长谈黎伟,曾在经济战线上奋战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党委副书记邵涛,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对经济、科技等相关领域有专业的研究……临港松江科技城双子楼A座502办公室里,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派出的精兵强将汇聚,人才济济。不论来自哪里,他们现在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人员。
    这是一间特别的办公室,缘起于今年6月1日的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松江区、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苏州市、湖州市、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九城市领导签订了《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7月9日,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便在我区成立,作为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分支机构进行实体化运作,由九城市共同委派工作人员参与。全新的机构、全新的队伍,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创新,正在G60科创走廊联席办里酝酿。
    人才汇聚共谋协同发展
    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坐落于众多互联网、科创企业聚集的临港松江科技城,走进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开放整齐的工位按照不同组区分开来,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工作台上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会议室里传出热烈讨论的声音,与其说是政府部门,从办公环境和氛围来看,这里更像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充满了积极自由的气息。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实行扁平化管理,细分成综合组、产业组、科创组、商务组和宣传组5个工作组,每个组都有相对集中的工作空间,但是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
这样的布局和设置并非凭空而来。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常务副主任陆峰道出了联席办的工作定位:“成立G60科创走廊联席办,目的就是要打破地域差别、行政区划、行政级别,共同推动要素按照市场需求高效配置和自由流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制度供给一体化,推动长三角九城市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

联席办承担的工作可谓艰巨。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框架下,联席办把主要工作聚焦在研究拟订九城市协同发展规划布局和对接,建立完善战略协同体制机制,开展专题合作,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项目……每一项工作都是突破和创新,没有先例可循。陆峰坦言,G60科创走廊联席办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可谓使命在身。
  7月20日,来自各城市的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并进驻联席办。到岗之后,各地代表们不再分地域、部门,全部打散,按照5个工作组重新组合,每个人都需要跨界工作。联席办集结了九城市的精兵强将,陆峰介绍,工作人员都是从各地组织部门人才库里精心挑选出来的。松江区从各委办局、街镇抽调12名同志,其他八城市分别配备2名同志,总共28人,其中包括局级干部1名、处级干部7名、副科及以上干部15名;这些工作人员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甚至不乏毕业于清华、北大、中科大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高素质、高学历、经验丰富且工作能力强的队伍。

  打破层级转变工作模式

  “一个是物理办公形式不一样了,还有一个是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产业组组长王浩峰原来是松江区国资委副主任,也是抽调至G60科创走廊联席办的处级干部之一,他分享了自己来到联席办后最深切的体会。原来在区国资委,他一人一间办公室,机关层级比较分明,但到了联席办,自己就和组员坐在一起,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而工作模式也不是通过上级到下级的行政命令,组内组员都是平级,工作需要沟通协调来共同推进。他拿产业组举例,组内既有明确分工,同时又要支持和辅助其他组员的工作,所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项目领队。每个项目“谁牵头谁主导”,其他人员服从安排,工作核心以工作内容为转移,大家“分工不分家”。
  “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都很高,短短几天,就已经完全投入到全新的工作中了。”陆峰告诉记者,联席办是个信息交汇融合的地方,在这里,不同地区的工作人员充分表达意见,把每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优势资源、政策机制都摊出来讨论,办公室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形式的头脑风暴。
  与之相应,工作内容复杂、节奏紧凑,这对大家的心理和沟通能力是考验,也是机遇。工作时,组员们从过去的被动执行上级分配的任务,转变为积极主动与其他各部门协商。“从过去单一的部门工作中脱离出来,通过合作、讨论,跳出思维的局限,可以用全新的眼光看工作、看问题。”在王浩峰看来,每一名工作人员在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历练一年,对今后的工作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在这里,各个小组之间相互交叉,互相鼓励、互为补充,每个组员一边要为自己的城市发言,一边又要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和G60科创走廊的角度思考,大家研究战略、提出方案,跳出了一省一市一地的框架,拥有了更高的站位和视野。在交流讨论中,大家逐渐熟悉新的工作环境,渐渐和新的同事热络起来,不再是来自不同地域的办事员,而是在G60科创走廊联席办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没有了地域上区分的限制,自然也消除了心里的隔阂。

  攻坚克难消除合作壁垒

  尽管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建立才一个多月,但是工作早就开始正常运转了,理顺联席办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工作计划和方案是这一个月来的主要工作。《G60科创走廊2018年度工作计划》《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扩大开放政策发布会活动方案》《2018年长三角互联网峰会暨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启动大会方案》《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方案》,短短一周内,联席办就和各职能部门完成对接,制定完善了这“一计划三方案”,还积极配合区科委举办了“G60脑智科创基地合作签约仪式暨脑科学和智能技术研讨会”。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指导下,联席办已列出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明确为20个大类和43条具体任务。
  联结九城市,拧成一股绳。一个月内,G60科创走廊联席办的作用已经凸显。8月8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展商客商展前供需对接会上,通过联席办穿针引线,积极争取参会名额,九城市共40家企业以G60科创走廊联席代表团的形式参与了本次进博会展前对接会,难能可贵的合作交流机会和对接资源的平台让参会企业受益良多。
  G60科创走廊联席办成立伊始就自我加压,挑战一项艰巨的任务——在G60科创走廊沿线九城市推行和松江联通的“一网通办”,让九城市通过G60科创走廊真正联结在一起。陆峰介绍:“‘一网通办’就是减少商务成本、改善营商环境的一项举措,我们在G60科创走廊先试先行,以此逐步消除九城市行政壁垒,以点带面,提高其他领域的一体化发展水平。”制定“一网通办”工作方案并不容易,九城市处在不同省份,各个方面的资源、条件、政策各不相同,联席办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时,要研究突破大量的行政壁垒。困难摆在眼前,但联席办的工作人员对克服困难信心满满。陆峰表示,我们下定了决心,要把G60科创走廊联席办成立以来的第一件大事做好。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银行开户、公司变更、公司注销、资质办理,就来财穗通企服

更多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