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急难愁”撑起“保护网” ——石湖荡镇塔汇居民区党支部

2018-08-29 17:16:03 作者:注册松江公司

走进石湖荡镇塔汇路375弄老镇政府楼道大门,道路干净,没有杂物堆积,左边的停车棚内整齐停放着十几辆电动车和自行车,一楼楼梯口,几位老人坐在木椅上乘凉聊天。“楼道整洁了,我们住在这里,心情也舒畅。”说起楼道里的变化,83岁的周小弟十分高兴,“在这住了25年,一年比一年好了。”
  曾几何时,这里还是塔汇社区治理的一个“老大难”:楼道车辆乱停乱放,废品杂物乱堆一气,一下大雨雨水还会倒灌进底楼居民家中……种种问题都在考验着居民区的管理者。“这座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当时是镇政府办公的地方,镇政府机关搬走后,安排当地的群众以及一部分动迁安置的群众住了进来,因为长期缺乏管理,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塔汇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柴华英2006年调到这里工作,当时楼道里连盏灯都没有。现在这里一共居住了23户居民,基本上是老人和困难家庭。
  前几年,柴华英最怕下大雨,因为老镇政府楼的地势要比路面低了约60厘米,一旦下大雨,雨水就会倒灌进楼道。“积水有时候漫到膝盖,没办法只能一勺一勺舀出去,房子里没法住人,只好把居民安排在旅馆里。”而这个情况今年再也没有发生过,居民区党支部在楼道一角安装了一个泵闸,雨水期自动排水,解决了居民多年的烦恼。
  今年1月,大调研工作启动后,党支部成员多次来到老镇政府楼,听取居民意见,得知了大家对非机动车停车问题抱怨很多。“这个位置比较特殊,北边是农贸市场,南面是塔汇针织厂,东边是塔汇路,确实没有停车的地方,大家只能把车停楼道里。”柴华英说,老镇政府楼非机动车辆乱停放带来的违规充电、阻碍逃生通道等安全隐患,让党支部牵挂在心,居民对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呼声也极其强烈。如何依托社区资源,彻底解决安全隐患,成为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
  没有场地怎么办?党支部将目光转向了与老镇政府楼仅一墙之隔的塔汇针织厂。“居民楼和针织厂中间是一个露天天井,原先是堆放杂物的地方,如果利用厂区资源,把这里改造成停车场,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柴华英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党支部成员的赞同。于是,他们在石湖荡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与塔汇针织厂进行了协商,得到了厂方的支持与配合,最终由塔汇针织厂出资6万元,将厂区与露天天井进行改造。
  经过前期的商议沟通、垃圾清理、入户宣传、现场协调及施工等环节,8月5日,停车场改造圆满收官。而这个停车场的设计,也处处体现了党支部工作人员的用心:用布质篷布做顶棚,减少了噪声扰民;配备智能充电设施,确保了居民充电安全;统一划设居民停车位并请党员志愿者进行编号,方便了居民有序停放;每日上午5时30分至晚上11时开放,满足了居民日常所需。
  整洁的环境也悄悄改变着居民的生活习惯。楼道内堆放的车辆、物品越来越少,居民自发进行了清理,安全隐患得到彻底解决,居民安全感得到了显著提升。一些居民暂时不用的家具物品实在没地方放了,居民区党支部主动安排空地,帮助居民解决存放难题。
  记者采访时,居住在楼道里十多年的80岁的黄阿婆一见到柴华英过来,连忙拉住她的手,说自己没有车的,要将自己的车位让给邻居使用。“居住环境好了,居民们关系也更和谐,邻里之间相互协调、互帮互助都是常事。”柴华英脸上露出了微笑。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银行开户、公司变更、公司注销、资质办理,就来财穗通企服

更多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