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支部建在家庭农场上,让家庭农场主们找到组织,有了“娘家”。近日,泖港镇在党建引领传统产业上又迈出重要一步——镇家庭农场党支部揭牌成立。党支部成立后,将发挥党员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提升现代化农业水平、畅通信息对接、疏通难点堵点上扮演重要角色,让党建成为泖港镇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家庭农场党支部应运而生
自2007年起开始探索实践家庭农场发展管理模式以来,泖港镇家庭农场目前已达122户,经营面积约占全镇农田总面积的94%,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收入继续保持高产领先优势,“国家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和“村级百亩示范方”作用也得到积极发挥。“农业的基础优势很明显,但是只有把体量做大了,腰板才能更硬朗。”泖港镇党委副书记荆颂表示,泖港农业如何
抓住发展关键节点,筑牢后续发展优势,需要形成更为系统的规划和布局。
泖港镇家庭农场发展至今,在积累良好的基础上,仍存在一些短板,如家庭农场主用工成本持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家庭农场生产基地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家庭农场主自主销售大米平台有限、空间狭小……这些问题都紧催泖港镇加快农业改革。“后续将加大力度组建农民粮食专业合作社,鼓励家庭农场主走入市场。引导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各类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申报认证,同时推动产品升级,从‘卖稻谷’向‘卖大米’2.0版本转型,打响泖港品牌。”荆颂表示,为解决这些问题,泖港镇加快了行业党支部的筹建,期望以产业党建引领泖港镇家庭农场不断发展壮大。今后,家庭农场党支部将在补短板上发挥积极作用。
振兴乡村,就要从最有资源禀赋的地方入手。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将助推泖港镇农业振兴,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指导和扶持家庭农场良性快速发展。荆颂表示,泖港镇家庭农场党支部成立后,将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和扶持农业专业大户,吸纳农村富余劳力,拓宽农业专业合作社覆盖面。同时,也将充分利用区域化党建资源,在产业调整、产能升级、农村环境等方面形成共治项目,打造“区块合建”模式,探索建立现代营销体系,逐步形成特色农业的产销一体化。
党组织显优势农民享成果
“发展家庭农场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荆颂表示,“原先,家庭农场主们的党组织关系分散在各个村,作为村里的普通党员,行业优势未必能体现出来。”如今将党支部建在家庭农场上,党组织利用资源优势可以组织区域共建,使原本分散的家庭农场主们找到了“娘家”。泖港镇家庭农场党支部建立了泖港集镇和五厍两个党小组,方便家庭农场主们开展活动。“在支部里,同行们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荆颂说。
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幸福、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所有人的“诗与远方”。目前,泖港镇的家庭农场主中共有9名党员,党支部成立后,由近年家庭农场主中的后起之秀范慧峰担任第一任书记。下一步,泖港镇家庭农场还将组建工会委员会,通过召开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工会领导班子。记者了解到,泖港镇家庭农场工会将采用工会基层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落实工会福利保障、举办培训活动、创先评优。成立工会是给大家正个名。”荆颂说,““泖港镇家庭农场工会组建后,代表着家庭农场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也就代表着农民是一份体面的职业,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会使这份职业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