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供需精准对接 技术能手纷至沓来 ——新桥镇巧用妙招破解

2018-04-28 06:08:08 作者:注册松江公司

“我们这边想再要5个数控机床专业的学生!”“电气技术的实习生还有吗?”“机器人操作专业的毕业生,您记得给我留几个”……最近,新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刘建飞每天都有接不完的电话,来电的都是镇里各大企业的人事主管。
  “电话一响,就是问我要人。”刚放下电话的刘建飞说,在大调研过程中,新桥镇政府牵头加强了企业用工的供需对接,一方面让企业知道了职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另一方面也让职校了解到了转型发展进程中企业的用人需求。这样的密切沟通机制,让职校的学生成了“香饽饽”。

  未雨绸缪,引来技能人才

  按照以往的经验,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用工荒会如约而至,同时企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能人才难招。
  然而,今年春节后开工不久,新桥镇党委书记石屹却收到了一个好消息。镇内两家重点企业——龙工和世格流体的负责人告诉他,今年的节后返工率从原来的60%左右分别上升到了80%和95%,相关技能人才也能招得到。“这样的数字,我一点都不意外。”石屹说。
  这种自信源于对企业用工需求的未雨绸缪。早在去年下半年,新桥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在频繁的企业走访中,已经摸清了企业对年后人才引进的担忧。调研结果很快被反馈到了镇教委、镇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新桥职校,对口培训机制也随之启动。
  “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和电气技术应用是我们的三大传统专业。”新桥职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杜振东介绍说,“镇里的企业以制造业为主,这3个专业能满足大部分的用工需求,从去年到现在,我们通过全日制校内培训和短期社会培训,已经为企业输送了1000多名学生。”
  新桥职校三年级在读学生何敏,得益于校企联动、产学合作的机制,尚未毕业就找到了实习单位。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他赢得了上海松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认可,有望在毕业后顺利入职。“新桥职校在我们这里实习的学生有好几个,分别在质检、生产、测试等不同岗位,他们专业技能过硬,而且大多来自于本地,稳定性相对较高,如果能够多一些这样的学生,我们就不担心招不到人才了。”松耐机械人事负责人说。

  智能制造,降低用工成本

  新桥镇是G60科创走廊重要承载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大方向。大调研中,我们建议有能力的企业用“智能机器人生产线取代传统的人工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

石屹说,事实上,威图电子机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去年就已经投入了800多万元,改造了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准备用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但是他们也跟我说,操作机器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好找。”
  大调研要发现问题,更要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石屹将企业的需求反馈给了职校负责人,最终促成了课程的改革。新桥职校去年投入资金400多万元,购置了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教学设备,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示教》《工业机器人基本编程与维护》等多个G60科创走廊培训项目。
  率先受益的,就有威图公司。有了人才的保障,在不扩大原有生产空间的基础上,该公司通过上线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产能翻了3倍。
  “这样的学生很受欢迎,因为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上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的道路。”新桥职校党支部书记朱斌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工人实行三班倒的话需要聘请3个人,成本一年大概在30万元左右,而购买一台机器人的成本也在30万元左右,这样就只需要招一个人,而机器人的产能是工人的20倍到30倍,而且工艺更加精准,能够适应高精尖产品的生产要求。”

  精准培训,满足用工需求

  这样的对口培养机制,让职校学生未毕业就已被企业提前预定。去年4月,新桥职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杨文杰参加了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据悉,早在作品上交环节,他就已经被来自上海航天局803研究所的评委老师看中,获邀毕业后入职该单位。
  新桥职校全日制学生每届约150人,像这样被外区单位“抢走”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保障本地企业的用人需求?除了做好全日制教学外,新桥职校于去年10月首次开设了为期3个月的在职培训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智能机器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等内容。第一次招生名额50人,报名开始后,镇内多家G60科创企业组织在职员工前来报名学习,一个星期内就报满了名额。
  “火爆程度出乎我们意料,但是我们设备有限,暂时正在筹备的第二期依然计划招生50人,下一步我们会尽快扩充师资,希望能提供更多培训服务。”刘建飞说。
  职校不断开展更大范围的社会培训。在大调研中,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每个居委会设置了就业助推员,详细摸排了区域内的求职人员、失业人口,并将人数和求职意向及时反馈给职校,由职校定期举办培训班,针对企业需求进行技术培训,为企业输送大量基础性操作人员。
  产教融合不仅局限于输送学生,还有职校和企业间的联合技术攻关。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杜振东除了完成教学工作外,今年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为美尔森电气保护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的联动轴升级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此外,他还将与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一起合编培训教材,将学校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经验进行有机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
  “政府和企业是休戚与共的一家人,切实解决企业的困难、为G60科创走廊建设出力,就是我们大调研的主攻方向。”石屹说。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银行开户、公司变更、公司注销、资质办理,就来财穗通企服

更多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