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森克虏伯、品渥项目将于今年竣工投产,力盛赛车二期、三公汽车电子等项目年内开工,华晖新材料、月月舒等企业将启动升级改造……大年初七上班第一天,佘山镇领导班子就将走访企业70家的任务提上了日程。如何推进高质量产业项目在佘山落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有特色、高品质的佘山智造共享谷?今年,佘山镇将继续做好“加减乘除法”。做加法,就是聚焦产业定位,做实做强实体经济;做减法,就是腾笼换鸟,优化环境;做乘法,就是重点打造有特色、高品质的佘山智造共享谷;做除法,就是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营造更具优势的营商环境。
“腾笼换鸟”引进优质企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中国美丽宜居小镇”而言,“产业立镇、产业兴镇、产业强镇”的目标离不开绿色发展。过去的一年,佘山镇以“百家企业、百日会战”园区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拆除企业违法建筑35万平方米,淘汰劣势及“三高”企业85家,清退违法用地11幅。
下“逐客令”不是终极目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才是目标所在。去年,佘山镇完成区级产业结构调整企业29家,调整企业占地面积181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减少综合能耗1432吨标准煤,产业调整后涉及存量厂房6.6万平方米。
存量厂房怎么用?优质存量资源给优质企业。制订存量厂房新进工业项目评估办法,严格企业项目准入标准,在政府与佘山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将千善实业、瑞阳制药、欧欣涂装等公司的存量厂房转让给百家安生物科技、盈燕实业等,并引进家乐宝农业科技企业。
眼下,佘山镇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高速发展期,坚持转换增长动力。淘汰了不少企业,全镇的工业产值却增加了。去年,佘山镇在关闭242家企业的情况下,实现工业产值107.46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96.66亿元,同比增长10.9%。产业经济不断壮大,投资环境持续优化,这是佘山镇坚持“招优、选优、留优”,做实做优企业服务的结果。
挑走“歪瓜裂枣”,招商迎来“金凤凰”。佘山民强经济发展公司与上海临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筑巢引凤,去年全年完成招商1056户,完成率达106%,完成合同外资2554万美元、到位资金2209万美元。其中,实体企业11户,注册资本4671万元。去年11月,上海利柏特集团有限公司与佘山民强经济发展公司、佘山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举行了落地签约仪式,该企业具备EPFC全产业链资源优势,业务经营涵盖房屋建设工程施工,电气及仪表工程安装,管道、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等,今年有望实现税收3000万元。
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排忧解难
引进来还得留得住,做实做优企业服务是关键。
走进企业听问题,俯下身子做服务。去年,佘山镇进一步完善了领导班子走访企业制度,实行到点服务、现场办公,通过点对点服务、面对面沟通,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帮助企业申报专精特新、技术改造等项目44个。在佘山镇2017年度企业表彰大会上,先后获评“上海市先进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松江区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上海仪达空调有限公司在交流发言中力赞政府深入公司现场办公、到点服务,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现场60家企业的负责人人手一本《佘山镇高新科技园通讯录》,镇党委书记嘱咐企业“有困难,找政府”,并当场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与会企业负责人纷纷对政府的服务竖起大拇指。
仪达空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年,得益于政府保姆式服务和亲人般的关怀,公司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截至目前,公司已投资300万元引入用友ERP系统、CATIA三维软件、CFD分析软件、PDM图纸管理系统等先进管理及研发手段,获得产品技术专利29项,试验测试能力和制造自动化能力持续提升,研发的新产品也陆续投产,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去年,公司实现产值翻番,纳税额增长180%以上。
此外,佘山镇还建立了“园区网格制”,分片包干、网格责任到人,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制订“一企一册”,形成“一企一方案”,促进企业自我管理和园区共同治理“双管齐下”,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