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联动”发挥大作用啃下“硬骨头”——泗泾镇执法力量下沉

2018-03-10 00:09:25 作者:注册松江公司

泗泾镇新凯一村实行执法力量下沉社区的第一天,上午9时,居委会会议室里黑压压一片,除了社区“四位一体”工作人员,其余都是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看到执法人员到齐了,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王萍翻开记事本,开始盘点小区里的“硬骨头”。
  小区有户人家在院里搭了鸽棚,鸽子落下的粪便、羽毛让其他居民怨声载道,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鸽棚始终无法拆除。前不久,居民又在二楼阳台新搭了几个小鸽棚。城管、公安、房管、安监等十来个职能部门的执法人员经过面对面协商,最后责令违法业主限期处理所有鸽子。半个月后,经过城管部门的助拆,5个鸽棚全部被清除。小区里另外几家养鸽户见此情形,也都自行处理了鸽子和鸽棚。
  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自治共治,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和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去年底,泗泾镇开始探索形成社区治理新体系,向基层下移执法力量,由居委会联动各执法部门。有了执法力量的支撑,居委会工作人员说话“硬气”了,“快速发现、快速查处”的机制落到了实处。

  处置问题速度快了

  许多事如果当场解决,既快速又省力,但是以前碰到问题总要兜兜转转,往往错过最佳处理时机。江川小区是典型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小区,日常管理完全依靠居委会。由于没有执法权,在管理沿街商户时,业主的抵触情绪强,如今执法力量下沉到居委会,成为处置社区问题的重要支撑,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处理问题特别快。
  “2点47分我发现有户人家正在破墙开门,蹲点的城管队员2点53分回复说,已经在处理了。”社区网格长钱鹏给记者翻看前几天的微信聊天记录。目前,这个工作群里有13名成员,每次他将问题发到群里,就会有对应的职能部门跟进,随后向他通报工作进展。第二天他在群里收到一张照片,显示昨天破
  墙开门的地方已经重新砌起了墙。
  一天上午,钱鹏在巡查时发现弄堂里有辆电瓶车,车子是新的,但是电瓶不见了,而且车子停放的位置比较隐蔽。钱鹏判断车子可能是被盗车辆,随即联系了派出所,通过车牌号码很快找到了车主,与对方核实后,当天下午,车主领回了自己的车:“买个新电瓶修一修就能用,比起买辆新车可以省下不少钱。”失主对居委会工作人员谢了又谢。

  社区干部底气足了

  “过去力气也花了不少,但常常有在做无用功的失落感,居民也老埋怨居委会没权管不了事。”将执法管理力量下沉到居委会层面,让居委会成为能解决问题、能马上就办的平台,王萍说,遇到疑难问题也有了可商量的人,这让她感到工作更顺手了。
  把被动执法变为主动执法后,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角色也由原来的“出面协调”转变为“直接联动”,王萍觉得工作更容易开展了,身边的社区干部也感到底气足了。一个月内,新凯一村拆除小区内乱搭建的围栏46处、葡萄架8处,整治群租户5户,封堵通往小区的“后门”6扇,拆除大型广告牌6个,清除楼道堆积物约15吨。步行街商铺跨门营业、乱扔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了。走在小区里遇上居民,王萍说向她报喜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乐呵呵地聊着小区面貌的改善。
  今年初,执法力量下沉到社区的工作模式,从两个试点小区推广到全镇,形成了以“四站合一”为依托,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长、民警、特保为骨干力量,人口协管、综治协管、安监、城管、市场监管、房管等其他执法力量为辅助,楼组长、物业、群众力量都参与的“小联动”机制。通过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每周两个半天集中整治等方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因为减少了等待程序,避免了啃“硬骨头”的费时费力,这一工作模式推行后,不仅没有出现执法力量不够的现象,反而因为事半功倍的工作成效,得到了职能部门的认可。此外,因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由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拍板,责任认定时各部门间少了扯皮推诿,执法过程中也避免了“单打独斗”,处理问题更高效了。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银行开户、公司变更、公司注销、资质办理,就来财穗通企服

更多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