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仓桥水晶梨日前出口香港,成为上海地区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走出去”的产品,也是松江历史上水果产品首次出口。昨天下午,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宣布了这一消息。
8月17日,2017第28届香港美食博“览会”香港会展中心现场人头攒动、客商云集,“躺”在上海梅林(香港)有限公司展台上的50箱、约1000只仓桥水晶梨,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据了解,仓桥水晶梨发展有限公司在8月12日与上海市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协议,并由上海梅林(香港)有限公司进行转销。于是,仓桥水晶梨成功地走上了出口之路,在香港美食博览会上惊艳亮相。
据介绍,香港市场对农产品入境有着严格的程序,检测项目多、程序复杂、标准严格。早在今年年初,松江检验检疫局就组织松江仓桥水晶梨发展有限公司前往相关的出口果园企业进行学习调研,实地了解水果出口香港的程序性工作以及要求,同时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改建水果包装厂,帮助企业在短短一个月内完成出口水果果园及包装厂的注册登记。此外,松江检验检疫局还帮助该企业掌握了香港地区《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的相关要求,指导其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针对出口水果农残检测周期较长的问题,提前针对性地开展农残检测,确保质量安全,为此次水果的出口节省了通关时间;从包装设计制作、报检报关、装运监管等细节入手,帮助松江仓桥水晶梨打通“绿色通道”,使香港市民能够享受到当天采摘、当天检测、当天包装、当天出口的新鲜优质梨品。
作为我区特产,位于黄浦江水源保护地的仓桥水晶梨以清脆、鲜甜、多汁的口感著称。仓桥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种梨,在市、区两级梨研究所和农技部门的指导下,实施“以科技创造品牌,以品牌致富果农”战略,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栽培,使梨的品质大幅提升。
自“仓桥牌”成为注册商标之后,更是声誉鹊起,新品迭出,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社员”的经营格局,采取“基地连片种植、生产分户管理、技术统一标准、销售统一品牌”的生产经营模式,在21世纪初就成为了我区“一区一品”的代表产品。如今,仓桥水晶梨不仅在种植环节上形成了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可追溯系统,还在技术管理上追求数字精准化。“从花芽萌动,到开花、坐果,每棵梨树留有50个结果枝,每个结果枝生6个花芽,每个花芽开6~8朵花,每朵花结1个果……”据介绍,松江仓桥水晶梨种植基地经过疏花、疏果,从至少1800个梨果中保留80个梨果,确保养分充分吸收。2011年仓桥水晶梨获评“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获评“农业部特优新产品”,2015年松江仓桥水晶梨种植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此次仓桥水晶梨的顺利出口是个成功的开始,为“松江特色”走出去开了个好头。据介绍,我区拥有黄浦江大闸蟹、佘山水蜜桃、松林猪肉等丰富的优质农产品,此次仓桥水晶梨的成功出口,必将对松江其他农产品企业及水果品种的出口带来良好的示范作用。今后,我区还将深入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松江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联合各部门共同推进“三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