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有两个下水接口,一个接洗衣机,一个接地漏。在岳阳街道荣乐小区居民陈吉良家中,十年前新增的一根下水管道,既解决了污水纳管,又解决了雨水排放,这一做法成为全市阳台雨污分流改造的示范工程。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岳阳街道推进的旧街坊改造工程中,这一模式将大力推广,岳阳街道内的雨污水管混接问题将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早在十多年以前,荣乐小区的不少居民把洗衣机放在阳台上,污水直排河道,导致附近的河道水质变差,水体富营养化,变成了一条“绿河”。
为了把这个污染源遏制在源头,岳阳街道在荣乐小区进行了雨污水分流改造。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新增一根雨水管,并将原有雨水管改成污水管的改造方法,省时省力又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工程完工后,荣乐小区每天新增截流的污水量大约为300吨,占居民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周边的几个老旧小区随后也进行了管道改造,雨污分流后,周边河道的水质明显改善。
“当下岳阳街道正在进行第一轮旧街坊改造,雨污水管分流改造项目是其中的重点。”岳阳街道发展办负责人孙建国告诉记者,“结合全区的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我们将逐步地解决29个旧街坊小区的雨污水管混接问题,从而确保河道不被居民生活用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