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游走在车墩,总让人有穿越时空的错觉。芳草红墙,富有特色的巷子里弄,俨然有一种老上海的韵味。漫步走过古老的永济桥、三里桥,以及摩登的“外白渡桥”……过去与现在仿佛串连了起来。
传统与现代文化相得益彰,是车墩镇的特色所在。去年,车墩先后入选“全国重点镇”和首批“中国特色小镇”。车墩近年来立足车墩影视基地的产业基础和文创企业集聚的优势,主动对接和服务于G60科创走廊建设,以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带动影视全产业链的发展,助力打造“科技影都”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特色的“文化之路”。
一镇两貌,规划立足文化发展
米市渡千年古渡口、华阳老街,丝网版画、“老来青”大米……车墩镇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车墩镇立足于文化产业建设,科学规划,打造了上海影视乐园、叁零文化园区等时尚高地,老上海”特色“风情呼之欲出。
立足已有文化优势,车墩镇做实规划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以老上海特色风貌塑造为核心,同时加快华阳明清水乡特色改造。坚持“建南改北”为原则,推进“一镇两貌”的特色城镇建设。对于两种不同风貌“的建设,我们接下来还将从旅游方面寻求突破。”车墩镇党委书记曹雷军透露,车墩下一阶段将结合现有产业基础,致力于打造老上海建筑风貌特色文化小镇,与影视乐园内景互补,结合镇区改造,建设和平饭店、老码头、外白渡桥、老北站等一批有老上海特色的建筑景观。与此同时,影视乐园二期建设拟引进老上海节目秀,增强文化旅游功能,并在集镇区打造与文化商业活动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模式。
把准优势,助推影视产业集聚
影视是车墩镇的一张名片,镇内的上海影视乐园是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车墩镇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加快影视特色产业集聚。车墩去年引进各类文化企业361家,九成以上是影视文化类企业,去年年产值40亿元,实现税收2.2亿元。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叁零(上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叁零·SHANGHAI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负责全镇的文化创意产业。至今年2月,园区累计引进文化创意企业1390户,累计产值70亿元,累计税收5.1亿元。
随着招商开发的力度与速度双提速,园区还引进了一批著名影视导演、演员、编剧的工作室,包括导演陆川、徐铮,演员张丰毅、陶虹等。不仅如此,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派艺术画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实践基地、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实践基地等相继落户园区,实现文化产业贡献与文化产业生态开发同步发展。
依托科技,对接打造科技影都
“科技是生产力”。镇负责人介绍说,车墩不仅要盘活存量资源,还要依托科技来发展影视及相关产业。车墩引进了一批高科技影视装备制造业落地,加快扶持高科技影视产业和特色影视产业发展。
落地在国家级高科技园区的上海莘莘学子区域内的昊浦影视基地,是车墩镇引进的首家影视特效拍摄基地。昊浦影视基地一期占地70亩,总投资6亿元,基地内建有4个特效摄影棚,最大的一个达5000平方米。二期工程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计划新增6个摄影棚。基地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一流的影视制作基地。
在打造高科技影视制作基地的同时,车墩镇也将进一步发展以数码科技特效拍摄、影视后期制作、游戏制作、建筑模型设计等与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模式。“我们将进一步依托政策优势,助推车墩影视小镇扬帆起航。”曹雷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