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但对于方松街道昌鑫花园的居民来说,是大家暂时放下手头工作,共同整治区域环境的日子。
相约而至,微力量同心合力
昌鑫花园居民区区域面积大、房屋类型多,且人员结构复杂、居民素质参差不齐。公共区域乱堆物、乱扔垃圾、毁绿种菜、乱搭建、乱晾晒、商业街跨门经营等问题反复出现,难以根治。为了有效整治这些问题,今年2月起,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及网格站,建立了“相约星期三”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机制,整合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自治团组及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并邀请城管、社区民警共同参与,相约在每个星期三,集中对辖区内“五违六乱”问题进行劝阻、清理和整治,改变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形成整治区域环境的强大合力。
形成常态,微创建星火燎原
集中整治在星期三,功夫却在平时。“相约星期三”项目首先明确了各方日常职责。居民区党支部负责整体协调,并联系城管、社区民警、业委会等单位参与。居委会、物业公司负责搜集小区环境问题,并为整治队伍提供手套、钳子、垃圾袋、铲刀、推车等工具。居民自治团组负责日常巡查,并组织居民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到了每周一的“四位一体”
工作例会上,大家把搜集的问题摆出来,综合分析整治任务的急缓、难易、影响程度,制订周三的整治方案,组建整治队伍,明确人员安排和职责分工,对于诸如乱搭建、乱堆物、乱种植的整治提前贴出告示,让居民预知,预防矛盾激化。
每周三都有一场攻坚战。根据既定方案,大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如整治毁绿种菜时,由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志愿者们负责铲除,物业公司安排人员进行清运并补种绿化;劝阻商业街跨门营业时,主要由自治团组志愿者进行说服教育;整治乱搭建时则由物业人员发挥主力作用。当遇到不理解的居民出来质疑、抗议时,社区工作者负责解释说明,社区民警和城管人员进行教育并维持秩序;遇到有反应过激或不听解释的人时,居民志愿者们也会主动站出来进行劝导教育,以邻里身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成效显著,微贡献助力创全
整治初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阵风。有时乱堆物当天被清运了,第二天又开始复堆;毁绿菜地上当天被补种了绿化,过了两天绿化又被拔了……但当居民们发现,几天后整治队伍又来把乱堆物清理了,又把被拔掉的绿化种上了,他们开始明白整治将是常态化的,就放弃了“捣乱”,整治成效得到了巩固。
每一次整治行动,参加人数都不下30人,整治清运出各类垃圾少则三四车,多则八九车。经过十多个星期的努力,小区住宅区域、商业门店、河道边等多处乱堆物被彻底清除,多处乱种植被清除并先后补种绿化面积近500平方米;别墅区的乱搭建被拆除,分散在小区各处的拉线乱晾晒被处置,区域内河道沿岸环境大大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