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上海辰山植物园迎来了可爱的“萌鼠”宝贝一家八口,这也是数十年来,土拨鼠首次入住上海动植物园。日前“鼠公馆”已安置于园内展览温室之一的沙生植物馆内。
此次辰山植物园引进的“萌鼠”家族包括8只土拨鼠,体长在37~50厘米不等,喜食新鲜蔬果及青草。“土拨鼠最喜欢吃的是植物类食物。”据辰山植物园专家介绍,野生状态的土拨鼠最爱吃的是幼嫩的草叶草茎和植物的地下根茎,有时也会捕食一些昆虫及其幼虫来打牙祭,但在圈养状态下,它更喜欢吃水果和蔬菜。
据了解,辰山植物园沙生植物馆展示的土拨鼠,是原产于欧洲与我国西藏高山及草原地区的喜马拉雅旱獭,特征是黑色的鼻头和额头。土拨鼠是家族式动物,天性警惕且喜好群居。“但土拨鼠之所以叫‘土拨鼠’,并不是因为它们会拨土,而是因为国内常见的喜马拉雅旱獭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古名‘吐蕃’,所以久而久之讹传成了‘土拨鼠’。”专家介绍说,土拨鼠又名旱獭、草地獭,有时分布于北美的草原犬鼠也会被称为“土拨鼠”,但草原犬鼠的个头比旱獭要小得多。目前全世界共有15种旱獭,广泛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北部的草原、荒漠及高山地带。可以根据它们的毛色、体型大小和尾巴长短来区分不同种的旱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