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借建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的东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原副校长俞建勇领衔的东华大学团队近来与区科委频频接洽,为上海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发中心落户松江创造条件。同时,上海外国语大学提出发挥学科优势,与我区合作建设多语种现代服务产业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意向与我区携手打造国家大学科技园松江园区。
去年5月,我区推出《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总体方案》,将松江大学城纳入“一廊九区”中“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板块。方案发布后,松江大学城各个高校积极响应,纷纷提出科创对接项目。日前,区科委经过前期深入调研,正在抓紧规划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板块重要载体——环大学城科创园。根据规划,科创园将以高校资源整合为先导,以科创产业集聚为特色,深挖学科链,共建创新链,对接产业链,辐射大学城,链接国内外,重点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三大平台,致力建设成为集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示范园区。
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大学城科创园聚焦优势专业学科,推动符合松江产业需求,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科技成果在松江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构筑学科·技术·产业生态链。
据了解,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将整合东华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团队、技术和平台,建设该领域CFRP 材料研发、中试生产和产学研用示范基地;工程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松江园区依托学校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工程、电子电气工程等特色专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研发、移动互联网、新材料研发以及具有松江特色的旅游经济产业,建成一个以技术研发为主的科技园区。打造主要面向大学城高校师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双创基地,鼓励和扶持科技专业性人才及具有创业梦想的青年人才自主创业;上外多语种现代服务产业园将发挥上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松江区成为全国外语发展规划最科学、外语服务资源最丰富、外语服务语种最齐全、外语服务品质最高端、外语服务能力最持续、市民外语能力最强的地区。建立多语种大数据研究中心(应用平台),建设市级或国家级多语种舆情智库等,集聚上外学生外语服务中心、学生翻译团、外语培训中心、翻译公司、中国舆情研究中心等外语服务机构和研究机构。上外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最早进入松江大学城的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融入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推进松江区全面转型升级,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展自身。
聚焦高校人才资源培养,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环大学城科创园内将建设徳稻创客中心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品牌众创空间、孵化器。依托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松江分基金,通过债权模式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初创型企业,为优质项目提供培训辅导、融资对接、主题沙龙、法律法规、市场分析等各种类别、不同程度的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
“环大学城科创园不局限于松江大学城区域,还将发挥辐射效应,服务全松江企业的科创需求。”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松江许多企业对环大学城科创园充满期待。比如位于石湖荡的上海强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签订协议,共建“通用航空机载系统综合与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开展机场跑道异物光学系统产品开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冯喆表示:“环大学科创园的建设将为我们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尤其是人才支撑,我们正在招募松江大学城高校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加入实验室科研项目中。”
据介绍,科创园将以文汇路为核心区域,目前,广富林街道正在对文汇路进行规划调整改造,以腾出空间作为环大学城科技园的空间载体。同时,在国家级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科技园区内将规划一定的配套产业承载空间,为环大学城科创园产业项目提供生产制造等发展空间。初期将有上海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项目入驻。科创园将成立园区集团公司,聘请专业运营团队,设立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加强对园区优质项目和科技企业的投资,引导科创园向品牌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