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自实施河道治理“河长制”以来,居村级河长在辖区河道治理中,纷纷走进田间、深入垄边积极参与治理工作,他们用脚步丈量河道,想方设法探索有效治理办法,努力当好河道“管水人”。
用脚步“丈量”河道违建
在洞泾镇渔洋浜居委会辖区内,共有17条河道,总长25.61公里。其中,部分河道在工业区内,村级河长小俞告诉记者:“虽然水务部门发放了违建排摸表,但违建的具体位置和业主的基本情况不是很清晰。”于是,小俞带着网格员和一些熟悉河道情况的老党员挨家挨户进行实地调查,工业区内企业较多,小俞靠着两条腿一走就是一整天。每核实一家,就把《违法建筑拆除告知书》发到业主手上。
提及当河长以来的心得,小俞笑着说:“谈不上什么心得,我们居村级河长主要起桥梁作用,把居民和相关部门有机地连接起来,拧成一股绳,形成河道治理的合力。”
对污染河道行为绝不姑息
在石湖荡镇泖新村的张村浜江,一台挖掘机正在河对岸的一家养猪场进行作业。一旁的陈阿婆连连称赞,拆了好,拆“了好,以前臭味直往屋子里冲,我们一家人真是受不了。”张村浜江是泖新村问题最严重的一条河,沿河的生猪养殖户一共有4家,目前已全部拆除。泖新村党总支书记顾春方任河长以来,将河道治理的源头锁定在沿岸的生猪养殖户上。
泖新村是全镇养猪大村,全镇八成生猪养殖都在这里。“这几年猪价上去了,养猪的越来越多。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建蓄粪池等,但收效不大。”这一次借着河道治理的东风,顾春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这几家沿河搭违建的养猪户身上。穿上套鞋,撸起袖子,平日里少有人靠近的“臭味之源”,顾春方进进出出不知道多少次了。“我不怕磨破嘴皮子,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后有的养猪户是主动上门来签约的。”
清退养猪户的工作刚结束,顾春方又计划好了下一步工作。他指着河驳岸向记者比划着说:“先把河驳岸里的杂草全部拔掉,再用水泵把淤泥和脏东西清除干净,经过几次抽排后河道的情况应该就会好很多。以后每条河都将配备两名志愿者,对河道实行长效治理。”
带着居民一起去察看河道
永丰街道华星东河的河道治理,这几天成了真玉路居民区茶余饭后的话题。华星东河缘何“火”了起来?原来,这是华星东河的二级河长、仓吉居民区书记董春燕想到的一个“妙招”。
董春燕意识到治理河道不仅是街道和居委会的事,更需要发动居民,全民参与治理。要让居民了解河道为什么治理,治理之后会变成什么样,靠发宣传告知书、挂横幅是不够的,“许多整治工作需要居民的配合和理解”,于是在自己多次实地察看河道后,董春燕想到了带着居民们一起去看河道。
仓吉辖区内的华星东河是重点整治河段之一,其最北段是长约300多米的断头河,位于真玉路旁的居民区内,许多居民在该区域河道沿岸开垦种植蔬菜、搭建鸡鸭棚,给整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里打通后就跟华星西河贯通,流向黄墙港,往南一直通向坝河,未来的华星东河全长共有2000多米,整治完成后将是一条很美的景观河,河水干净了,对周围环境的改善会有很大帮助。”
附近的居民们跟着董春燕从河东走到河西,讲解结束后纷纷表示要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有的说要清理掉自家的鸭棚,有的表示要维护好河道的整洁,通过口口相传,营造了良好的全民治理氛围。目前,360平方米华星河两岸违法建筑已全部清除,鸡鸭棚等污染源早已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