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区各大墓区迎来今年首个清明祭扫高峰。据统计,两日内全区各墓区共接待祭扫市民25.43万人次,祭扫车辆2.86万辆。据了解,在各墓区内选择鲜花祭扫等新祭扫方式的市民明显增多,文明祭扫正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25日上午9时30分,在沈砖公路上,前往天马山公墓和天马塔园祭扫的车辆排起长龙,步行前往墓区祭扫的市民同样很多。在每一路口,都有交警或墓区管理员指挥交通。为了祭扫市民停车方便,墓区周边空地已被划为临时停车场,有关部门还制作了停车路线标牌,临时加派工作人员在墓区入口处和停车场指挥市民停车。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天马山公墓安排了75名安保人员维持秩序,在墓区内配备了防火及灭火器材,并有消防车和救护车随时待命。天马山公墓工作人员说:“相较往年祭扫人流高度集中在清明当天的情况,如今市民错峰祭扫的意识正在增强,分担了我们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压力。”据悉,区清明工作指挥部还在轨交9号线洞泾站、大学城站投放祭扫短驳班车90辆,累积开行320班次,接送祭扫市民2.64万人次。
在华夏陵园门口,“鞭炮换鲜花”活动点摆满了各式雅致的花束,不时有祭扫市民在志愿者建议下,把鞭炮蜡烛留下,带走一束鲜花。工作人员说,园方安排了35名志愿者在墓区巡逻,督导市民在祭扫活动中严格遵守殡葬管理及相关法规政策,文明祭奠、环保祭扫,做到不在墓区摆放不易降解、污染环境的祭祀用品,提倡采用鲜花祭祀、踏青遥祭、植树纪念、家庭追思和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在陵园附近,往年出售祭祀用品的商贩也纷纷“转行”,售卖各种鲜花。此外,自备鲜花前来祭扫的市民也比往年明显增加。在华夏陵园内祭扫的市民张先生在母亲墓前摆下一大捧黄花后,对记者说:“我觉得鞭炮烛火会污染母亲这块墓区的环境,鲜花更干净,更能寄托哀思。”据悉,天马山公墓、华夏陵园、浦南陵园等多个墓区在清明期间都推出了类似的鲜花兑换活动,鼓励市民文明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