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永森走进生产车间,仔细察看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设备的运行情况。杨永森来到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已经四年多时间,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的产品改进与研发突飞猛进。
杨永森在为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才价值,他带领公司在创新的路上不断迈进。杨永森只是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人才大军的普通一员,他的成长经历是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过程中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公司众多的创新改造项目当中,由杨永森牵头主导的项目“无膜双腰封堵器”与“可降解封堵器”特别引人注目。无膜双腰封堵器是一款采用密集丝编织而成、无需缝膜,依靠自身精密结构就可实现血液阻流、使人体顺利内皮化的新型封堵器。因它的规格较小,可以通过非常细的鞘管植入到人体内,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出生满3个月时就能够得到治疗,减少了病患的痛苦。这款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已经启动临床试验。可降解封堵器是一项革命性的医疗器械,若研制成功,不仅能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永久治愈,且不会在人体内留下任何外物。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一年的数据收集。
在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每时每刻都演绎着关于人才的精彩故事。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CEO陈娟,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引领公司的研发、管理、销售齐头并进;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刘云锋,这位理工科高材生,以独特的管理模式打造着卓越的电子产业服务平台;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马劲松,引领团队在3D打印王国里不断书写传奇;从海外留学归国的王蕾博士,创建了3D打印设计企业极致盛放,王少白博士创建了医疗器械研发企业逸动医学。此外,在必维欧亚、途泰工具、谷瑞农牧等外资企业集聚了一批优秀的外籍研发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发展的中流砥柱,更是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的中流砥柱。”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义务。
随着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关于加快建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的六十条政策出台,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的服务部门第一时间对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的人才新政进行宣讲,并积极推动人才政策落地,邀请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宣讲政策,编辑微信和海报向企业宣传推广政策信息。为了加强与企业的及时沟通交流,能精准提供人才服务,服务部门还与大部分重点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建立联系,专门创建了人才服务微信工作群,目前已有70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加入。每月举办的“月月招”小型招聘会和每年组织的春秋两季“百企千岗”专场大型招聘会,都已成为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的品牌活动,在园区企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松江大学城每年举行的春秋两季专场招聘会。去年,共举办大小招聘会12场,服务企业超过600家次,企业提供招聘岗位超过4000个,吸引应聘人员超过7000人次,录用人员超过1800人。今年,科技城还在继续加大对服务人才的软硬件投入,完善O2O模式的人才服务系统,建立人才信息库、开展优秀人才评选,持续深化与大学城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互动。
人才的集聚,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商业商务、社区居住、文化教育等配套设施。以海派文化为主题的科技绿洲特色商业(绿洲广场“星天地”)将于7月份开业。公租房社区商业街日趋成熟,为入驻公租房的企业员工和周边社区提供了便捷、完善的文化、休闲服务。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吸引了来自德国、法国等众多国外专家、国内行业精英,及归国留学人员等数千名各类人才前来创业。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推动产业,产业聚集人才。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将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科技精英与优秀人才,建立稳健的企业人才梯队,共同努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助推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