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鲈在上周末“游”出家门,“游”进了位于静安区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入馆后,现场游人如织、热度空前。
在馆外售票处上方的一块大型液晶显示屏,每隔30分钟就播放一部关于中国珍稀物种的视频短片,展示包括中国大鲵、震旦鸦雀、扬子鳄、岩羊、文昌鱼、松江鲈等中国珍稀物种。走进上海自然博物馆地下夹二层的上海故事展厅,游客就能看到关于上海本地动物的展示,松江鲈是其中一种。松江鲈又名四鳃鲈,模型上的两个假鳃栩栩如生,具有特别的标志性。此外,在一楼出口处,自然博物馆商品店里也有相关的明信片售卖。
据了解,松江鲈早在1988年就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造闸建坝工程的增多,松江鲈的洄游路线被破坏,加上严重的水源污染,享有盛名的松江鲈一度在上海绝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86年访问上海时,想品尝松江鲈,却未能找到此鱼,只能遗憾离去。
复旦大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进行松江鲈的人工训育技术研究。2000年,该校组织寻找松江鲈踪迹,调查范围涉及到我国沿海地区,其中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天津和上海,最终找到了几十尾野生松江鲈。为了拯救这一濒危物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启动了新一轮研究命题。经过三代科学家的努力,终于攻克了松江鲈的人工繁殖难关。2003年创下了生产水花鱼苗16.3万尾的历史记录。核心技术于2005年获得我国发明专利授权,这是松江鲈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如今,感兴趣的市民游客,除了可以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参观松江鲈模型,还可以前往位于我区富永路1082号的四鳃鲈园一探其真身。四鳃鲈园内设有松江鲈科技文化馆、模拟松江鲈栖息的养殖车间等,让游人身临其境,感受“国鱼”松江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