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区知识产权部门为我们提供的优质服务。”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军东感激地说。正是因为区知识产权局手把手地指导,公司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规划了知识产权战略报告。目前公司申请专利合计85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外观专利6项,授权专利合计32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专利6项)。
与昊海生物一样,上海致远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区知识产权局的帮助下将知识产权管理放在了重要位置。“区知识产权局不仅全程指导我们在知识产权申报过程中的相关事宜,还鼓励我们利用知识产权去维权。”该公司行政部部长宋育红说,目前知识产权已成为公司开拓市场的利器。昊海生物和致远绿色能源只是我区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的一个缩影。
一连串喜人的数据
来自区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达10428件(其中,发明专利4533件、实用新型专利4642件、外观设计专利1253件),与2010年的4078件相比,增长156%;专利授权量为5161件(其中,发明专利1171件、实用新型专利2860件、外观设计专利1130件),与2010年的3031件相比,增长70%。目前全区拥有有效专利22570件,各项数据均列全市前茅。
与专利数量相比,其他知识产权数据同样喜人。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市级2.0版专利工作示范和试点企业38家、区级专利工作示范试点企业5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家、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4家、“销售真牌真品、保护知识产权”承诺单位6家。
一系列创新的举措
“我们结合区里企业的一些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这项工作。”区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需要创新,服务企业的意识也需要创新。对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专利意识的企业,区知识产权局主动上门服务,向企业宣讲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等知识;搭建了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移动短信等平台,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资讯建议、解惑答疑;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名册,定期与企业专利工作者或分管负责人沟通交流,帮助企业制定知识产权工作计划,跟踪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动态;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汇集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11位专家,通过专家定期“把脉问诊”的方式,帮助园区和企业解决知识产权工作中的瓶颈问题。
除了一对一的服务之外,区知识产权局还搭建了专利资助管理系统、专利监控管理系统、3D打印产业创新集群专利导航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四个多维度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优质服务。区知识产权局还将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市级专利工作示范企业和市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作为实训基地,通过定期组织活动的形式,发挥示范企业和园区的标杆和引领作用。建立了每季度工作例会制度,组织区内企业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市级专利工作示范企业开展交流学习,相继开展了以“专利管理标准化建设”“专利数据库建设”“专利预警平台建设”“知识产权贯标试点工作”等为主题的活动,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临港松江科技城为聚焦点,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3D打印产业创新集群专利导航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平台、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平台等为内容的园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由“点”辐射到以松江工业园中山分区、松江工业园洞泾分区、新浜都市型工业园和松江区车墩分区等4家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组成的“线”,不断向外辐射至其他产业园区至“面”。
“我们将着力推进与松江企业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为创新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障。”区知识产权局局长赵宏卫介绍说,区知识产权局今年争取导入各类优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于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