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以民为本 泖港镇落实充分就业

2017-02-23 20:10:00 作者:注册松江公司

  因地处黄浦江水资源保护区以及以现代农业为主的发展定位,泖港镇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当地居民的就业渠道相对偏窄。面对挑战和压力,泖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民为本、服务于民、惠及于民、便利于民的原则,夯实基础,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泖港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社保、经济、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履行到位。各经济小区、社保等小组成员围绕镇年度竣工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主动加强对接,摸清企业用工总量与需求,及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就业保障等服务。不断完善就业管理网络、就业信息平台、就业培训制度,积极探索和创新就业模式,全镇有56名企业用工信息员与18名村(居)就业援助员活跃在社区各个网格中。每季度对全镇社区六类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提供就业宣传与服务。建立《失业人员》《新增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种台账,输入电脑进行动态管理,为开展好充分就业工作夯实了基础。

  着眼农村开发就业岗位

  根据泖港镇现有的资源和自身的定位,挖掘出一些具有农村特色就业岗位,促进吸纳大龄农村富余劳动力。比如和农村合作社合作安排就业;与大棚蔬菜种植户合作提供季节性岗位,推广有农村特色的编织蝴蝶结、箩筐等手工活,考虑到剩余劳动力的技巧不足,每年都会提供技能培训。泖港镇坚持在用工过程中向就业困难人群倾斜,使公益性岗位真正体现“公益”。三年来,对就业困难的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人员送就业岗位40多个;对没有任何退养待遇的职工、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在村的保洁、保绿、居家服务等岗位招录中,优先倾斜。据统计,全镇公益岗位推岗人数达到1400多人。
  家住曙光村的沈某此前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父亲是重残,需要人照顾和服药,母亲也体弱多病,长期服药,女儿还在上学,家庭开销非常大,经济很困难。考虑到沈某的实际困难,镇政府将沈某安排到园林公司做绿化养护工作。

  动态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泖港镇的就业援助员队伍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70%,为确保这支队伍的工作效率和向心力,每月都要召开就业援助工作交流会,不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与考核。确立失业登记制度、六类人员入户调查制度、培训制度、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同时,服务平台与就业援助、信息员队伍建立QQ群,通过网络渠道互通情况,使信息传输畅通有效、快速便捷。
  三年来,泖港镇举办公益性就业招聘活动达47场,共推出岗位4020个,录用557人。另一方面,泖港镇还积极为应届毕业生安排见习基地见习,并组织邀请专家进行培训,为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解答政策方面的问题。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银行开户、公司变更、公司注销、资质办理,就来财穗通企服

更多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