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风肃纪不手软 反腐倡廉不放松

2017-02-05 14:27:09 作者:注册松江公司

 2016年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的一年,在中央纪委、市纪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市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区委部署,紧紧围绕党章赋予的职责,举起监督执纪问责这个“纲”,聚焦中心任务,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利剑出鞘,巡察检
  查同步发力

  早在2016年初,我区就提出了要在换届之年实现巡察工作全覆盖的要求。按照常规的巡察工作模式,要在短期内完成对全部处级单位和区属国有企业的巡察难度较大。为此,区纪委积极探索专项检查新模式,助力发挥巡察“利剑”作用。
  常规巡察,重点围绕6个镇、3家区属国有公司开展,其间巡察“回头看”工作同步推进,重点聚焦18家已被巡察单位,对此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和新的问题进行“再发现”,对尚未深入了解的问题“再了解”,对整改不力的“再推动”。2016年,全区通过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立案10件,提醒谈话305人次,诫勉谈话49人次,退出各类钱物合计712万余元。对于巡察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巡察组及时向区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制定整改计划,完善制度规定。
  专项检查,重点针对全区36家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执行财经纪律情况开展,有效延伸常规巡察的“触角”。在历时4个月的工作中,由相关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纪检干事组成的3个检查组,参照巡察工作模式,高强度高密度检查,共发现问题329个,先后7次向区委专题汇报,2次召开问题分析会。针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由区纪委领导约谈干部、落实整改,要求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落实责任,纠正四风弛而不息

  责任不明,工作就没有方向;追究不严,落实就没有保障,为此,2016年,我区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正面清单,进一步明晰责任,与此配套建立了责任追究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形成推动责任落实工作闭环。在这个过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运用已建立的抄告制度,向有关党政班子成员发出抄告单204份,以此督促其对分管领域、部门及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加强监管,堵塞漏洞。
  而抓责任,就是要抓政治责任。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看能否严抓严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四风”问题仍然突出的问题。去年,通过传导责任,全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力度不减,全年共受理涉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信访举报75件次,其中经初核转立案5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1人。为了进一步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2016年,区纪委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通报曝光我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5起,涉及37人。
  为了进一步明确“禁区”,区纪委还制定出台了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正面清单第二册,详细罗列了第一册后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卡和转账结算的强制正面清单、使用现金支付的具体项目,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层级及有关奖励措施,福利费发放的具体事项。

  挺纪在前,执纪问责持续加码

  2016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537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407件次。初核问题线索298件,同比上升13%。新立案166件,同比上升38%,其中处级干部15人。

    给予党政纪处分91人,其中处级干部11
  人,同比上升83%。一串串数据意味着,
  我区惩治腐败延续高压态势,力度持续
  加码。
  在规范办案流程中,区纪委坚持“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封闭管理模式,对接收到的各类问题线索全部由信访部门统一归口登记,对经过集体研判形成的处置意见由信访部门统一流转建账,定期梳理汇总办理情况,防止问题线索的积压、超时、流失。在查办案件过程中,采用直查快办模式,即对群众反映强烈、线索清楚、证据确凿的信访举报问题等按规定快速进入初核程序,全年严肃查办了叶榭镇东石村虚报家庭农场种植面积,骗取种植补贴等侵害群众利益案件;对市民投诉“小昆山沈溇村二队养猪户将猪粪便排入河道内,散发臭味”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等不作为、慢作为行为启动了问责机制。
  而一旦发现干部身上有小问题,怎么防止“未病”变成“已病”?对此,我区制定出台了“面对面”廉政约谈制度,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提醒党员干部主动纠正错误或解决问题,去年共对73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同时,区纪委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腐败案例,拍摄微腐败贪腐警示录,惩前毖后,警钟长鸣。开通“清风茸城”微信公众号,传递反腐倡廉正能量。拍摄《上海松江陈继儒——立德立言、导人以善》专题片,弘扬优良家风家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源头防范,重点领域堵漏治病

  去年,作为全市深化公务卡改革的试点单位,我区上下合力,共同推进,截至2016年底,区内公务卡持卡数达4939张,较2015年增长50%,公务卡及转账强制结算目录执行率达到99%,现金用量大幅下降,预算单位现金使用率仅2.1%,这张成绩单,宣告着我区圆满完成了深化公务卡改革试点工作,财政风险防范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源头治理、预防腐败举措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在改革过程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数据分析,细化了公务卡(转账)结算及现金支付的正面清单,对必须使用公务卡及转账结算的19项正面清单和现金支付的9项正面清单逐一进行了列式。而为了强化覆盖使用,陆续将改革面延伸至全区各预算单位、各镇属集体企业、村(居)委会、国有集体企业。在推行过程中,一些单位还自主试点成立票据审核中心(办公室),设立专职票据审核员,将财务票据审核关口前移,对支出不合规、票据不完整以及未按规定使用公务卡(转账)结算的票据,一律不能进入领导签审环节,强化制度刚性。
  此外,区纪委以2015年连续查处的区安全生产协会、区商品交易市场协会、区民间组织促进会、区园林绿化协会等一系列发生在行业协会中的违纪案件为重点,对全区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预防腐败、源头治理等课题开展调研。运用调研结果,下发《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监督和严肃纪律的通知》,立足廉政风险防控,督促推进行业协会学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确保各项纪律规定执行到位。

  严管队伍,自身建设抓深抓细

  为了解决基层办案“最后一公里”推进难的问题,去年,区纪委重新修订了《关于建立松江区纪检监察系统执纪审查工作综合评估和考核机制的意见》,对街镇纪(工)委提出“自己发现、自行初核、自办案件”的工作要求,并对未能完成目标要求的单位进行了约谈,督促全区各街镇纪(工)委实现自办案件的“零突破”。为了给“零突破”提供先行支撑,区纪委对转办给基层的问题线索专门制定了催办督办机制,即基层单位在收到区纪委转办的问题线索,在临近办结期限15天内尚未办结,区纪委就要对其进行电话提醒。若时限内未能办结,区纪委要发催办函并作出进一步时限规定。发函后仍不见动静,就要约谈督办,防止压案不查现象的发生。
  打铁还需自身硬,硬的基础在业务。为此,区纪委在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每月固定开设主责主业系列辅导讲座,课程专题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定,大多聚焦日常监督执纪问责中的业务薄弱点。去年,重点围绕如何提高纪律审查中的调查问讯技巧、对审计中发现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分析及建议对策、拆除违法建筑中问责的政策依据及情形讲解、工程招投标的基本制度程序及如何防控廉政风险等开设了辅导培训。
  同时,为了确保查办案件的质量,区纪委年底还开展了案件质量和纪律处分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督促指导基层纪律审查工作,既防止过度处分,又防止出现纪律执行不到位、纪律处分不落地的情况。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银行开户、公司变更、公司注销、资质办理,就来财穗通企服

更多企业服务